为推动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发展,海淀团区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积极促成高校学术资源和专业社会组织对接,联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海淀区彩虹之家青少年服务中心共同成立“海淀区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研究基地”,并于8月29日下午在彩虹之家五彩城办公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暨首次学术沙龙。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社会学系党委书记查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中心主任马凤芝教授,社会学系党委副书记匡国鑫、讲师高翔等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名杰,北京团市委权益部副部长王辉,海淀区人大代表石玉玲、政协委员李洁,海淀团区委权益部负责人冷严军,彩虹之家主任任建雄参加了揭牌仪式,海淀团区委副书记尹鹤灵主持揭牌仪式暨学术沙龙。
陈名杰常委和查晶书记共同为基地揭牌,王辉副部长宣读了《关于成立海淀区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研究基地学术顾问委员会的决定》,与会领导为到会的北大专家颁发了聘书,匡国鑫副书记、尹鹤灵副书记和任建雄主任分别代表北大社会学系、海淀团区委和彩虹之家,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简短高效的揭牌仪式圆满结束。
在随后的学术沙龙上,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围绕基地定位和发展规划、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综合运用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陈名杰常委指出,创建海淀区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研究基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希望研究基地要把实事做实,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陈名杰常委针对研究基地的未来发展提出四个要求:一是要通过项目制促进基地建设,抓紧落实案例整理、社工培训、专业督导等具体项目;二是逐步总结完善工作模式,推动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模式;三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团队和一线工作队伍;四是要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积极传播海淀经验,发出海淀声音。
王思斌教授回顾了八十多年前燕京大学在清河地区开展社会调查和学术实践的往事,将此次三方共建的研究基地视为历史的再现,希望能以研究基地为依托,针对已有项目和具体个案,展开完整而深入的案例研究,推动北大社会工作领域的学术研究在海淀落地生根,为海淀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护航。
查晶书记表示,北大社会学系将高度重视基地建设,从学术理论指导、学生志愿服务等多个维度全力支持基地建设发展。马凤芝教授、王辉副部长、高翔老师、石玉玲代表、李洁委员、任建雄主任等也纷纷发言,围绕儿童发展与权益保护、依托基地开展研究型实习、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协同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揭牌仪式暨首次学术沙龙标志着海淀区青少年权益创新研究基地正式起步。这是海淀区承接共青团中央的全国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任务以来,经过长期酝酿和充分谋划,积极整合学术资源和专业力量,着力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
三方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引入高校学术资源和社会组织专业力量,既是海淀区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推进会的工作部署,切实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海淀区提升青少年权益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契机。我们期待着在王思斌教授等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在海淀团区委、北大社会学系和彩虹之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基地将充分发挥吸纳、优化、整合多方资源的“枢纽”效应,在专业理论和一线实务的密切互动中,探索出具有海淀特色的青少年权益工作新路径。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31号社区服务中心420室;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68号五彩城东区B1层 | |
010-62585987 | |
海淀区彩虹之家 |